探妙医点

当前位置: 首页 整形知识 

非法行医处罚标准

时间:2023-09-15 12:31:36 4144浏览 编辑: 来源网络

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。我国刑法中对非法行医设置了相应的处罚标准,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也对非法行医给予行政处罚。小编将结合相关内容对非法行医的处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。

1. 非法执业的行政处罚标准

未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擅自执业的,责令停止执业活动,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、器械,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。

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,或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,应认定为“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”,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责令停止执业活动、没收非法所得等措施。

2. 非法行医罪的刑事处罚标准

非法行医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

若非法行医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,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非法行医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性进行划分,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且可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3. 非法行医罪与妨害社会管理罪的关系

非法行医罪在刑法中归于妨害社会管理罪的危害公共卫生罪。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三十六条的非法行医罪,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,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单处罚金。

4. 实际案例分析

近期,在昌平区卫生健康委的举报下,对非法行医当事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决定,包括罚款和没收药品、医疗器械的措施。

5. 非法行医的范围和情形

根据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,非法行医主要包括以下情况:

未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擅自执业;

逾期不校验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仍从事诊疗活动的,或者拒不校验的;

对无证行医进行医疗或药物活动的;

其他情节严重的行为。

6. 非法行医与有资格但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区别

有医生执业资格但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行为,并不属于非法行医范畴。

非法行医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,我国对非法行医实施了严格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。相关部门对于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,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。

声明: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转载稿或来自网友上传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不作出任何保证和承诺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